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风采>>校友动态

我校87届校友“火箭医生”毛万标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6-06-26    浏览次数:4858  次
    20166月25日20时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603秒后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大多数桐城人都通过《喜讯:桐城人设计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知道了这次“长征七号”的副总设计师是桐城人程堂明,桐城中学1989届校友。
    但是令六尺君更为惊叹不已的是,这次承担发射任务的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也是我们桐城人!桐城人!桐城人!
    他的名字叫毛万标,不仅和程堂明是老乡,更是校友!他比程堂明大3岁,出生于1969年,是桐城中学1987校友!
    知道这个消息,大家都震撼了!这就是我们伟大文都桐城的影响力啊!这就是风云际会中的桐城中学杰出校友啊!

    2010年10月2日,时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副部长、发射场区指挥所主任毛万标做客CCTV-10特别关注演播室,解读火箭和发射场问题。
    毛万标长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对火箭的原理结构非常清楚,达到了“一口清、问不倒;一判准、难不住”的程度,被称为火箭电路系统的“活图纸”。又因长期为火箭“体检”,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火箭医生”。
    2003年5月24日晚,“北斗一号(03)”卫星即将发射,发射“窗口”时间只有短短51分钟。在低温推进剂加注完毕,倒计时进入射前负3小时时,控制系统突然出现M3母线漏电现象!危机关头,当时的系统工程师毛万标三上发射架,细致测试检查,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作出详实的数据分析。他得出结论:漏电现象是由于环境湿度较大,不会影响正常飞行!
    他当即画出电路图,向领导和专家详细解释。坚定自信的神情和严谨周密的分析,使指挥部领导果断做出发射程序继续进行的决定。运载火箭终于抢在发射窗口后沿前17分钟顺利点火升空。毛万标因此荣立二等功
    200910月,文昌举行航天发射中心开工典礼。2010年4月,文昌发射场正式动工兴建。就这样,毛万标从西昌到文昌,新的起点新的挑战。
    “我国最早建的航天发射中心是酒泉,其次太原,再是西昌,西昌的纬度是北纬28度。从建设的先后顺序不难看出,我们的航天发射中心是个越来越向南建的过程。”“长征七号”首飞成功后,毛万标接受了《文汇报》记者的采访,“文昌发射中心更是实现了从内陆向海洋的跨越,跨过了琼州海峡,坐落在海南岛上,有的测控站还建在三沙市的西沙群岛上。”

    “必须能执行世界一流的航天任务,才能称得上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场。如果只能发射气象卫星,那在今天肯定不能算是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场了。必须能承担载人航天、空间站、探月飞行,以及深空探测等航天发射任务,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毛万标强调说,“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其实不仅仅取决于发射场本身,它主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毛万标对记者说:“航天发射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运载火箭系统、载荷系统、测控信息系统,还有发射台系统,这几个系统之间各有分工,也要相互配合。我们进行的是‘箭地一体化’设计,发射场的测控厂房、转运发射平台、发射塔的设施建造得尽可能完备些,把那些可以从运载火箭上转移到发射场的功能,尽可能地转移到发射平台上,这就为运载火箭节省下了更多的空间和质量,可以用来提升运载火箭的载荷能力。而且,简单即安全,这么做还可提高运载火箭的安全系数。”

    作为桐城人,毛万标有自己的精细执着的一面,也有着广博深邃的人文情怀。
    毛万标说:“我们航天人才,必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可能几十年就做一个岗位,但追求的就是把这项工作做到极致。我们有两句话:‘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您放心’。这就是航天人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
    面对着记者,这位来自“桐城派”故乡的资深“理工男”竟然脱口而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停顿了片刻,“我们航天人‘面朝大海,仰望星空’,既是我们有着向往星空的科学探索精神,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说,谁不喜欢春暖花开呢?”
    让我们共同祝愿毛万标、程堂明两位老乡携手共进,在祖国航天事业中创造更多的辉煌!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