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10月15日,造出世界最薄玻璃的中国科学家代表、我校校友彭寿一举摘得被誉为世界玻璃行业的“奥斯卡大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彭寿也由此成为世界玻璃技术领域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被誉为目前世界硅酸盐领域的个人最高成就奖,由美国陶瓷学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遴选,颁发给为推动世界硅酸盐领域科技进步和前沿技术拓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彭寿凭借在玻璃创新领域,特别是在超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领域的多项世界领先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一致认可,最终高票当选。并与美国工程陶瓷领域著名科学家 JOHN K.COORS 共同成为2018年度获奖人。
彭寿作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院长,2014年底以蚌埠院为核心企业组建了凯盛科技集团,着力打造“凯盛”品牌。在成立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凯盛科技不断自我调整,优化资源,发展成为拥有“玻璃、新能源、材料、装备、工程及中央应用研究院”六大板块的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拥有成员企业111家,员工近2万人,三家上市公司,业务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凯盛科技以创新带动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并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500亿主营收入、50亿元利润的战略目标。
彭寿作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院长,2014年底以蚌埠院为核心企业组建了凯盛科技集团,着力打造“凯盛”品牌。在成立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凯盛科技不断自我调整,优化资源,发展成为拥有“玻璃、新能源、材料、装备、工程及中央应用研究院”六大板块的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拥有成员企业111家,员工近2万人,三家上市公司,业务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凯盛科技以创新带动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并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500亿主营收入、50亿元利润的战略目标。

凯盛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玻璃进行布局,0.28毫米、0.2毫米、0.15毫米、0.12毫米……这几年来,凯盛集团利用自身在玻璃工艺研究和工程服务上的经验积累,结合自主创新技术与核心装备制造优势,利用浮法工艺在超薄电子信息显示玻璃基板领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性地实现了电子显示玻璃的超薄化,完全打通了电子信息显示玻璃产业链,对推动我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还将与中科大、中科院、合工大等高端学府开展合作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育更具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打造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同时,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还将继续突破超薄极值,集中精力攻关0.1毫米极薄电子触控玻璃,创建“国家硅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荣誉的背后,是中国玻璃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相对于世界领先水平,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