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研>>文学园地

徽州的水

作者:汪文涛    发表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1672  次

       车子经过太平湖时,我被这一湖巨大的春水勾留住了。

       山脚、树根、岩石都浸泡在水面下,漫漫荡荡铺展在群山大岭中,与满山翠萝相衬,开出一个清澄如玉的世界。深碧色的湖水象是绸缎一样,深厚而又绵软。水气轻笼,袅袅如烟,似是晨起的西子,温润的面庞上散放着昨夜的香雾。东出的阳光又使她变幻着红橙黄绿的色彩,怕是昨夜残留的妆痕吧。一阵微风起来,湖面上泛出细碎的粼光,从远远的湖心泛过来,泛过来,满湖光波摇荡,霎时又消没得无影无踪。只余下两只鸳鸯,相对着在湖水里翻没,浴洗一身的锦衣。

       湖水沿着山岸东萦西绕,每一曲每一折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或是山谷幽涧,峭壁悬岸,声波激荡,或是浅水沙湾,水光潋滟,风竹萧萧。寻着一处山涧,我们下到水岸,静坐在大青石上,看早春的山头已点缀起如霞似云的山花,似一幅轻淡的水墨粉彩,听一声一声鹧鸪的鸣叫,回响在山谷中。一列丘屿在水面上横陈开来,岛上的林木该是泛出鹅黄的春色了吧,淡如轻烟,又浑似秋林,萧疏之中带着撩人的妩媚。

       这一湖春水是流经桃花潭古岸的。想着在那春风暖云下,十里桃花缤纷如云,江边古渡酒旗招晃。彩虹冈下,潭水深碧,水流鼓荡在石壁上,澎湃有声。李白、汪伦高台酣酒,行吟水岸,歌声飘荡在一江春波上,那是怎样的惬意风流。是水,滋生了这方乡土的风情,灌溉出一个浪漫的传说。

       途经徽州的村落,无不有水相环。群山大谷拥抱着大大小小的田冲,平畴如毯,田土深沃。一条大溪穿流而过,淙淙水流浇灌着千百亩良田,养育出徽州丰饶的物产。此时已是春耕早播的时节,块块平田被翻晾开来,浸泡在盈盈春水下,闪烁着湖沼一样的光泽。一两条水牛散放在田坡上,啃食着初春的嫩草,不时地昂头长鸣,与村落的鸡声相应,渲染出田园人家的悠逸安宁。

       徽州历代居民大多因战乱、灾荒、迁谪而来,丰盈的水土留住了他们仓皇的脚步,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聚族成落。遍布各村落的祠堂、牌坊、墙院、雕花的门庭,就是他们对于徽州水土襁褓一样的情感。也许在某个旷静的深夜,他们会起身彷徨,但清澈浏亮的徽州水一代代洗去了他们对于故土的念想。

       我们到了新安江,从深渡港出发,溯流而上。江流浩浩,水光如镜,两岸青山遥遥,峰岭叠翠。又当油菜花开的时节,两边的田冲、岸滩上是大块的油菜花田,把整个新安江映出一片明黄的色调。

       沿江两岸散布着众多的村落,各依地形山势而建,聚集成簇而又参差错落。徽州特有的白墙灰瓦、马头墙、雕花楼檐的建筑,与纷披的林木、丛生的篁竹相辉映,宛若一幅幅浑然天成的水墨山水画。有的山坡上开满了一层一层的油菜花,村庄笼罩在金色的云霞里,恍若云上宫殿。

       游船在绵潭镇一个叫王家井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有江上捕鱼表演活动。它有个世代相传的故事背景。北宋方腊起义被剿后,朝廷株连九族,令韩世忠将九姓居民106人押解京城。因暴雨如注,船舶停靠在此。韩世忠夜得一梦,一道童赐他九株人参,口唱“善哉,善哉”。韩世忠恍然省悟,生出怜悯之心,将他们暗自释放,但严令他们不得上岸陆住。从此九姓人以捕鱼为生,个个练就了高超的水上本领。

       捕鱼季节到了,江上渔船一字排开。一声鼓鸣,锣号齐响,首船前出,一人扶桨,一人执网,穿至江心,抛下撒网,一条白亮亮的江鱼在网纲里蹦跳。主船上供有韩世忠的神像,首鱼要献祭给水神和恩人韩世忠。他们相继表演了鸬鹚捕鱼、渔杆叉鱼、丝网捕鱼、抬网捕鱼等技艺。表演者都是本村落的居民,个个有着水上冲浪的本领。摇着圆盆跳荡水上,张舞开双臂,纵声呼喝,撵动着鱼群向网纲里逃窜,水面上激起片片白浪。他们喊着号子,一齐拉起网纲,条条江鱼奔腾跳跃,浪花四溅。一时间,鼓号齐鸣,歌声嘹天,白浪飞腾,辽阔的江面上喧腾起热烈的声浪。“嗨哟嗨哟!绵潭九姓,亲如兄弟,加油加油!执网捕鱼,敬我天地,加油加油!捕鱼多多,敬我恩公,加油加油!天神水神,齐来享用,加油加油!身行水上,岁岁平安,加油加油!子孙万代,山高水长,加油加油!”

       一条条从崇山大岭里奔注下来的徽州水,清莹明澈,带着万千风情,滋养出多彩的徽州。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