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研>>文学园地

以“主体德育”为核心,构建科学规范的学校德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07-06-29    浏览次数:3539  次

安徽桐城中学 罗伟

  毋庸置疑,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尽管在德育工作上投入很多,可是收效仍然不大——德育工作似乎走进一个怪圈——学校“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可学生就是“越讲越烦”。与之俱来的是,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和基本素养呈下滑趋向。

  原因何在?

  反思一下我们以前的德育行为,不难发现:我们只是机械地对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思想教育,尽管这种“思想教育”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的,可是,它远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因此,在广大的中小学生看来,它是空洞的教条。于是,在学校,广大的德育工作者(包括教师),他们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而言,收效甚微!

  德育,是不是走进一个误区?

  德育,如何走出这个误区?

  一、学生才是德育的主体

  1、德育不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

  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就是多年来一贯制的“政治思想教育”。似乎政治思想问题解决了,其他什么问题也都能够得到解决。于是,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了大学,以“政治思想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甚至以次来取代德育,就成了当时学校德育的一个主题。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我们学校德育的全过程,再审视一下当今教育的主题(培养人发展人),我们以前的学校德育难道不是走进一个误区吗?

  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具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从这个方面考虑,学校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思想教育”,而是包括它在内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多元的身心教育。因此,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才是学校德育的重心!同样,只有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德育才会走出误区,走向坦途,走向成功!

  2、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德育的主体是学生自己。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在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学校先入为主,教师先入为主。学校制定德育工作(实际上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案,教师把这些条文通过班会课等形式强行灌输给学生了事。不管这些东西符合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用没用,学生对此欢迎还是不欢迎,总之,教师把这些怎么看都称得上是经典的东西好心地可也是一相情愿地塞给学生。

  其实,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无论是德育还是其他教育,忽视“学生”这个“育”的主体,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德育的过程更是这样!因为在育德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和积极配合。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德育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而且,长此下去,机械的、教条的德育,只会加重学生对德育的反感情绪,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只会有害,不会有利!试想,德育的结果背离了德育的初衷,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一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事情吗?

  因此,德育应该时刻把“人”放在心上。学生才是德育的真正主体。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还有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涵义。

  我们知道,在德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行为不能替代学生本人对“德”的感悟和认同。只有当学生本人对“德”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付诸行为,只有学生本人在长期的“德”的熏陶、感染之下,自己的品格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发展,德育的效能才真正得到体现,德育的目标才得到具体而清晰的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忽视学生这个主体吗?

  二、德育过程应是科学化、规范化的过程

  1、德育应是科学的

  教育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门科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德育应该是科学的。学校德育工作应首先步入科学化的轨道。

  (1)要研究德育的具体对象

  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这个“人”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自然性。以往,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只注重他们作为“社会人”的许多方面,而忽略了他们作为“自然人”的某些特质。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只重视“社会人”的某

9 7 3 1 2 3 4 8 :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